陽光沐浴著美麗的職中校園,學校的課改工作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開展,有著升學任務的我們15級會計班,感覺壓力很大,唯恐影響學習進度。但在響應學校號召、嘗試著開展分組學習后,課改工作進行的卻非常順利,學生的學習氛圍很濃厚,相應的自學能力、團結協作能力、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提高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雖然還沒有成熟樣板,我還是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班課改開展的經驗,希望有些做法可以起到借鑒作用。
一、思想的轉變
首先是教師思想的轉變。課程改革勢在必行,在傳統的教學中,教師負責教,學生負責學。教學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“培養”活動。教與學的關系簡化為:“我講,你聽;我問,你答;我寫,你抄;我給(任務),你收(作業)。”
而新課改期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種自主的、探究的、合作的、終身的學習模式。而不是機械的接受和模仿。因此,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前單純的“傳道、授業、解惑”的角色,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,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;不再是專家編的教科書的執行者,而是與專家、學生家長、社會人士共建新課程的合作者;不再是只知道教書的教書匠,而是擁有正確教育觀念,善于合作的研究者。新的課程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新的關系,教師要從“獨奏者”的角色過渡到“伴奏者”的角色。教師的角色不再主要是傳授知識,還要注重和學生互動,與學生協商制訂計劃、解決問題,幫助學生去發現、組織和管理知識,引導他們發展而不是塑造他們。我和任課教師都勇于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模式,嘗試新的教育觀念,思想開始轉變,才有了執行的動力!
其次是學生思想的轉變。
課改開始,我在向班里介紹分小組學習模式的時候,有很多同學就說,我們初中就搞過,但是效果不明顯,初一還行,初二淡化,初三就忙著中考了,小組學習不了了之。同時,從我們班學生的周記來看,也暴露出一小部分人的思想動態。個別學生的不認同會給課改帶來阻力,因此,必須改變他們的觀念。
利用課下,我有意與學生聊天,順便做思想工作,講明利害:職業學校學習不同于普教,不管我們將來是升學深造還是走上工作崗位,都離不開交流溝通、團結協作。溝通和表達能力提高才決定自身的高度。而我們能力的提高,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慢慢培養。學校的現在的課改模式最適合這種能力的培養。學生的思想通了,小組學習才得以順利進行。
二、分組的安排
1、各小組安排:我們班是升學班,人數56人,其中男生8人;诎嗉壢藬刀,如何把各小組分的恰當是很困難的。我把我們班分成了8個小組,每組成員7人。先安排了男生,一個小組一個。然后女生們按照上學期期末綜合評定確定,每8名學生為一級,把全班學生分成7個級別,第一級人員被確定為各個小組的組長。并根據學生自愿的原則,給他們權利,給他們自己選擇的機會,但是只能從每一級里去選組員。這種方式劃分的小組比較均衡,避免了矛盾,形成了“以先帶后,共同進步”的格局。學生們還共同商定出了自己小組的組名、口號以及本小組的標志,那些標志有小小的紅旗、五角星、NIKE等等,一進班,學生就有歸屬感,競爭意識增強了。
期末評定 |
姓名 |
級別 |
1 |
孫佳慧 |
第一級 |
2 |
李彬彬 |
|
3 |
李天麗 |
|
4 |
楊鑫龍 |
|
5 |
楊秋恩 |
|
6 |
王璇 |
|
7 |
馮丹紅 |
|
8 |
徐冰冰 |
|
9 |
白夢雯 |
第二級 |
10 |
張子涵 |
|
11 |
葛恩毓 |
|
12 |
殷雨婫 |
|
13 |
李夢環 |
|
14 |
王勝然 |
|
15 |
徐晴 |
|
16 |
王宇佳 |
2、小組成員的安排:以第一小組成員為例
級別 |
姓名 |
職務 |
第一級 |
孫佳慧 |
學習組長 |
第二級 |
殷雨琨 |
衛生組長 |
第三極 |
徐晴 |
|
第四級 |
孫淼 |
|
第五級 |
張宏 |
記錄長 |
第六級 |
肖倩 |
|
第七級 |
周賽 |
紀律委員長 |
每個小組的組長全面負責本小組的情況,包括任務的安排,人員的設定等等;小組里還有紀律委員,負責本小組的紀律;衛生小組長,負責本小組的衛生情況;記錄長,記錄自己小組得分的情況;其他組員全面配合組長的工作。目的就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。
三、規則問題
沒有規矩不成方圓。我們班分小組學習的規則是根據其他老師學生共同商定的:
一是加分項:(加分項的設定就是為了鞏固良好的學習習慣)
1、積極主動回答問題(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答對時酌情多加分);2、能找到錯誤并指出的;3、作業按時完成,按時交的;4、一周內小組出滿勤的;5、向老師提出有價值問題的。
二是減分項:(減分項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改正不好的習慣)
1、上課談論與學習無關內容的;2、上課吃東西、玩手機的;3、上課遲到、走思、睡覺的;4、小組周邊有垃圾的;5、座椅不能及時歸位的。
三是確定具體要求:小組長會議每五天定期召開一次,研究商討本小組出現的問題。老師同時指導參加,共同探討理解與溝通、團結與協作,任務安排等具體事宜,出現問題及時解決。這樣小組學習制度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。另外紀律組長、衛生組長、記錄員也有專門的會議。把整個小組的活動放手交給學生,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學生,學生才會有自信力。
四、成果展示
每一項任務的完成都要有相應的成果展示,否則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就會慢慢的減弱,到最后就會不再看重得到的分數。所以小組得分一定要展示并體現出作用。在操作過程中,我把小組得分再次細化,把每個學生在每科當中的表現都細化為個人的量化,很簡單的一張表格,任課老師可以填寫,我們的小組記錄員同樣可以完成。這樣到期末,每個小組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分數,每名學生也會有相應的分數,就得分給予綜合評定,并分別給予一定的獎勵。這樣做杜絕了一小部分的學生的依賴思想,推動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。
五、公開課的展現
公開課是課改教學的直接展現。學生經過老師指導預習,小組課下討論、研討,課上學習的積極性完全調動起來了。雖然我的這堂課知識內容并不多,但我利用必答題、搶答題、你問我答、抽簽回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,重點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,另外為了鼓勵學生敢站在講臺上表現自己,鍛煉語言表達能力,讓學生當“小老師”,講解新學的知識。
課堂是一門永遠充滿遺憾的藝術,而沒了問題存在的完美課堂,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。我班的課改還不成熟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會繼續努力,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讓我的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,讓我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。
(本文作者:郭紅艷,女,中學一級教師,現擔任15級會計班班主任,從事會計專業課教學工作)